近年,可降解塑料袋进入公众视野,开始被推崇为更加“环保”的选择。然而,当消费者拿到一个写着“可降解”的产品,是否代表这是一个真的会自然消失的产品呢?
从我们过往的文章可知,研究表明,许多可降解塑料袋难以实现在自然中完全消失,因为可降解塑料的完全降解需要有各种外部条件的要求(温度、氧气、细菌环境和一定的时间等)。
不少研究表明,由于人们认为标榜“可降解”的塑料容易被降解,会使随意丢弃的行为增加,从而导致垃圾量增加的后果。
那么,消费者怎么判断一个产品是真的可降解塑料袋?怎么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置一个废弃的可降解塑料袋呢?
答案是,声称自己为“可降解”的塑料产品,有责任自己说明清楚!
来看看可降解塑料产品,应该有哪些说明其降解性能的标识。
可降解塑料产品的规范标识根据我国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一个合格的降解塑料标识应该包含标准号、降解途径、产品的材质。
按照这个标准,规范的降解塑料标志应该如下:
再来一个错误示范来做对比:
PS: 尽管降解塑料按降解方式可分为: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堆肥塑料、热/氧化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但由于后两种的降解效果仍存在争议(详见 为什么连雀巢、百事都赞成禁止这种降解塑料?),因此下文所讨论的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皆为生物可降解或可堆肥降解。
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 16716.7-2012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第7部分: 生物降解和堆肥可知,检验包装物的生物降解性的方法为堆肥方法或实验室的水溶性培养液。由此可见,堆肥方式是处理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方式。
因此,当你想丢弃一个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或可堆肥塑料产品,应该尽量将其投放到可送往堆肥的渠道。
除了国内使用的标示方式,国际上常用的标准号或是由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标识也具有官方效力。在国际上,如果某种产品标示其为生物可降解塑料,则应符合公认的可堆肥性标准,如国际标准ISO18606/17088, 欧盟标准EN 13432/14995 和美国标准ASTM6400/6868等。
欧洲生物塑料协会在其出版的生物塑料沟通指南 Accountability is Key 中提到:
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被设计得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也就是说,不同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其所需降解条件可以很不一样)。因此,相对于处置方式较为明确的可堆肥塑料产品, 当一个产品声称其可生物降解时,产品应该要说明其符合什么降解标准(认证说明和标识)、其能完全降解的时间以及保证其完成生物降解过程的场所/条件。
如此,才能让消费者了解到如何正确处置各种不同的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避免消费者将生物可降解塑料投入错误的分类。
不同国家的认证机构会根据不同的检测标准测定生物可降解/可堆肥性能,下面是国际上常见的标志:
苗标志
苗标志是产品具有堆肥性能的认证标志,经由比利时认证机构TÜV Austria Belgium和德国认证机构 DINCERTCO认证,在比利时、瑞士、德国、荷兰、波兰、英国等地区受到广泛认可。
OK compost
比利时认证机构TÜV AUSTRIA Belgium是唯一一家进行 OK Compost认证 的机构,这个标志常用于法国、 意大利、比利时等地区。工业化的堆肥条件需要一定的温度(通常在50-60摄氏度),一定的湿度,一定的菌群,还有一定的耗氧量等才能达到。这些条件并不是一般的自然环境中能达到。
除了工业堆肥标志,OKCompost还认证家庭堆肥、在土壤环境生物可降解。
DIN-Geprüft
DIN-Geprüft 标志由从业经验超过40年的德国机构DIN CERTCO认证。除了可堆肥性能,该标志还可认证生物基塑料的生物基含量。生物基塑料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可减少碳排放。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有其他的认证标志,看到下图的标志及标准号可基本确定材料是可以生物降解/可堆肥的。
当然,无论一次性塑料产品可降解与否,不用或者少用才是最环保的方式。